![金灿荣 金灿荣]()
金灿荣
金灿荣,1962年12月出生,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、副院长、国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、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。
1987年,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,获硕士学位。1987年7月至2002年7月,在
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。1987年7月-1992年6月,《
美国研究》责任编辑。
1992年6月---1994年8月,美国政治室
助理研究员。
1994年8月---2000年8月,美国政治室
副研究员;
1995年8月-2001年8月,美国政治室副主任(其中,1995年8月-1998年12月,同时兼任美国所办公室分管科研的副主任,对外称科研处长)。
2000年8月---2002年7月,美国政治研究室
研究员;
2002年8月至今,在中国人民大学
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之职。现任
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(分管科研与外事)、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。
2013年4月13日,金灿荣登上今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首场讲座,纵论当前国际热点和中国外交。主要谈及周边形势、中美关系和朝核危机三方面问题。
主要著作
1984年迄今,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。
时间 | 名称 | 出版社 | 备注 |
---|
1989年 | 《国家公务员必读400题》 | 北京现代出版社 | 主编和两作者之一 |
1991年 | 《过去十年的中美关系》 | 北京商务印书馆 | 责任编辑 |
1992年 | 《20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》 | 北京现代出版社 | 责任编辑 |
1999年 | 《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》 | 浙江教育出版社 | 执行主编之一 |
2001年2月 | 《应对危机:美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》 | 北京时事出版社 | 主编之一 |
2001年5月 | 《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制度文库》 | 北京时事出版社 | 总主编之一 |
—— | 《冷战后的美国国会与美国贸易政策》 |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| 专著(根据博士论文改写) |
—— | 《美国国会概论》 | 北京华夏出版社 | "各国议会研究丛书"之一 |
1997年 | 《希望与历史之间: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》 | 海南出版社 | 克林顿著,主译和审校 |
1998年 | 《大外交》 | 海南出版社 | 亨利·基辛格著,审校 |
—— | 《希特勒之死:来自俄罗斯秘密档案的定论》 | 海南出版社 | 彼特卢娃、彼得·沃森著,审校 |
—— | 《新的拔河:国会、行政部门与国家安全》 | 北京新华出版社 | 杰若米·罗森纳著,主译和审校 |
学术讲座
《互利共赢是中美两国唯一的选择》(讲座,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)。
荣誉奖项
"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发展"(2.3万字,《太平洋学报》1995年第2期)一文,在1996年获中华美国历史学会论文奖;
"政治--文化分裂与美国政局演变"(1.9万字,《美国研究》1995年第1期)一文,在1999年获
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唯一的一等奖;
博士论文获
北京大学2001年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。
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、美国外交、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、中国对外政策。主要讲授课程:外交决策研究、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、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等。主要著作:《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》、《中国学者看大国战略》等;已发表论文和评论数百篇。
兼任
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、全约研究员、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、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、
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、中国
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、上海未来亚洲学会常务理事、研究员。
2014年12月,提前出版的美国《名利场》杂志2015年1月号刊登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文章《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》,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。
2015年会成为“中国世纪元年”吗?赞成者认为,除了中国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赶上美国外,还有其他“类中国世纪”现象出现,比如倡导亚太自贸区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、推行“
一带一路”战略、主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。
反对者则认为,近期中国经济增长“已经看到上限”,甚至称“好像不久中国时代就要结束似的”。
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对《环球时报》表示,现在的中国不过是“1872年的美国”,当年美国GDP按购买力平价第一次超越英国,而世界进入“美国世纪”要到一战以后,因此,中国世纪的元年还远远没有到来。